千亿中央投资细化方案落定
字号:大︱中︱小 2009-02-13 10:18:26 21世纪经济报 点击数:
11月27日上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,迄今为止,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已经大体落实到项目,“现在已经下达的计划超过了40%”。
据悉,这1000亿元的投资,目前已经细化到了每个具体领域,并且明确了投资额度分配、领域分布和主要的建设任务。虽然这不过是中国政府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的第一枪,但“纲举目张”,上述领域,引领着未来两年4万亿政府投资的方向,从中,人们或可看到政府未来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实施的着力点。
1000亿投资细化清单
主要领域包括:保障性安居工程,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,铁路、公路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,教育、卫生等社会事业,生态环境建设,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,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。
安排原则:一是加快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;二是在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中,选择符合投资方向的工程;三是安排“十一五”规划、以及各个专项规划中已经确定的项目。
据了解,上述1000亿元中央投资,目前资金分配已经细化为,保障性安居工程100亿元,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40亿元,铁路、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50亿元,医疗卫生、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130亿元,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120亿元,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60亿元。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成为最大投资领域。
每一个领域项下,有更加具体的领域安排指引。
其中,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域中便包括,廉租住房建设(包括城市棚户区改造)75亿元,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和购置廉租住房;煤矿棚户区改造17亿元,其中包括改造中西部地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、建设住宅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工程,搬迁维修采煤沉陷区民房;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1.5亿元,主要用于建设国有林区职工住房等等。
在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领域项下,又具体细化为,农村沼气工程30亿元,建设“一池三改”农村户用沼气、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、“一池三建”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;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亿元,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;农村公路50亿元,改扩建东中部地区的通村油路、西部地区的通乡油路等15个具体方面。
这更像是未来两年中国政府4万亿投资的一个导引。按照张平的说法,正是这1000亿涉及到的建设工程,在今后两年中大体需要4万亿投资。
未来的这4万亿财政投资,也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资金分配方向和力度选择。
据张平透露,根据现行的投资体制和投资资金安排的方案,未来4万亿投资中,需要中央投资11800亿。这4万亿中,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亿;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是3700亿;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城乡电网是18000亿;医疗卫生、文化教育事业是400亿;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;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是1600亿;灾后的恢复重建,重灾区是1万亿。
“4万亿元投资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,更没有‘两高一资’的投资。”张平说,4万亿元投资实际上只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。“不会形成重复建设,更不会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”。
张平介绍说,2007年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了13万亿元,预计2008年要超过17万亿元,2009年20万亿元左右。据国家发改委测算,这4万亿元投资每年能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。
或发万亿国债夯实资金需求
据了解,有关决策部门目前正考虑,明后两年各增发中央长期建设国债5000亿,两年共增发国债1万亿,构成中央11800亿投资的主体资金。
虽然这一思路最终还要在200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才能得到最终确认,但目前来看,无论是从政策手段、资金筹集、资金使用来看,中国政府这一想法似乎都在重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故事。
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,中国政府以发行特别长期建设国债、推动赤字财政为特征,及时启动积极财政政策,截至2007年,共计发行10800亿元特别建设国债。
然而,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眼中,中国政府新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相比,不仅规模更大、涉及面更广、速度更快,还同时彰显出新的动向。
刘尚希指出,从目前财政刺激方案的六大投向来看,保障性安居工程,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,教育、卫生等社会事业,生态环境建设四个领域的投资,都具有明显的公共支出的特征,占比更多的是公共财政必保和公益类项目。[b]而铁路、公路、机场等领域的投资,虽然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一部分民间资本的参与,但整体来看,仍然属于基建投资,因而也大部分需要政府买单,有助于通过公共支出来带动私人消费的支出。[/b]
不过,刘尚希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。一方面,在现行投资体制、审批制度之下,刘尚希担心国债投资项目安排“基层化”现象难以避免。统计显示,1998-2002年安排给地方的资金占全部国债投资的比重为70.4%,涉及项目3万多个,共投入国债资金1054.7亿元。另一方面,财政收入加速下滑的情势下,刘尚希提醒决策者在化解经济领域风险的同时,还要注意避免引发更大风险。在刘看来,赤字财政是“双刃剑”,政府通过发行长期特别建设国债的方式大规模配置资源,有利于带动百姓的消费信心。但如果最终无法真正拉动国内消费需求,而同时政府债务出现急剧上升,形成负担,反而会拖累经济以后的增长。
2008-12-1